喜看老村换新颜 (宋凤蓉)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云想衣裳
帖子: 5724
注册时间: 周日 10月 25, 2009 9:06 am

喜看老村换新颜 (宋凤蓉)

帖子 云想衣裳 »

 喜看老村换新颜 ——永安乡“一事一议基础设施”走笔永安乡是一块弹丸之地,但因为“永远平安”这个寓意,它的富庶、安宁、祥和似乎是与生俱来的。2017年阳春三月,我第一次随县文联组织的“文军扶贫”队伍走进永安。二三十人的文军队伍,在永安乡采访两天一夜,初来乍到的我兀自心惊,这个弹丸之地浓缩的是精华。雄浑巍峨的玛瑙山是永安乡和甘龙镇的共同拥有的“喜马拉雅”,“藏在深闺人不知”的逍遥洞是永安乡的埋藏在香凝山的一座底下宝库,“永安桥”和数个“苏维埃政权”遗址,是其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的辉煌见证。时隔两年,我再次走进永安,是因为永安乡的“一事一议项目基础设施”在全县作出了表率,应当记录到全县脱贫攻坚散文集《筑梦》,载入松桃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的史册。永安乡全乡共辖国土面积85.4平方公里,有包括永安、鸣珂、地茶在内的三个社区,包括五官、团堡、大溪、白果、茶园、辽木、落星、木盆等在内的11个自然村,一事一议项目从2014年提上议程,率先在五官、木盆等村开始基础设施的申报。2015年1月21日,《贵州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标准管理验收文本》印发下来,永安乡人民政府立即下达上级文件,印发《永安乡2015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6年8月5日,永安乡大溪村村委召开了“一事一议项目”“大溪村唐家组和陈家组路灯亮化工程”的群众理事会议。会议由大溪村支书冉志雄主持、村主任易忠益记录、驻村干部黄黔东、村民唐仕发、任永志、易锋、李俊、何连正等人参加。路灯亮化,本来是造福广大村民的好事,村民们经过一致讨论,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村民投工投劳,政府出资规划的方式,确定了20盏路灯的安装位置。经过与会人员的评估核算,该项目申报资金为72000元,总用工468个工时,建设工期为四个月,村干部和驻村干部、村民代表分别签名确认,并承诺“保质保量,顺利完成项目”。项目申报上去后,村干部到两个村民小组每家每户去走访,落实物资到位后的卸运、施工安排,联系外出务工人员,督促以资代劳的资金到位情况。项目实施按照既定的程序走,工程如期完成,2017年元旦,大溪村唐家组陈家组路段的乡村公路两旁,晚上六点钟一到,就亮起了聚能路灯,为乡亲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尤其是春节期间,一盏盏玉树临风的路灯,把漫天五颜六色的烟花映衬得美轮美奂,为乡亲们的朋友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当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途经这一地段时,道路两旁高高伫立的电线杆,笔挺而庄严地向后退出,当初建设者们那份拼搏的激情似乎依稀可感。其实,我想看看最近的“一事一议基础设施”并不难,负责接待我的永安乡扶贫办负责人姚茂鹏几个电话一打,立马就带我折返到了五官村。五官村位于甘石公路的两边,是从甘龙土墩村过来的第二个村庄。如果单从名字上来揣测一个村庄,将团堡村和五官村换过来的话,更加恰如其分。团堡依居的位置,坐落在永安河的山岸,河边山坡上几户人家,更像一个人的五官,从河面和山林中脱颖而出;到了五官村地段后,连绵起伏的山峦向两旁发散开去,更像一个母亲敞开怀抱,把这一大片平地上的民居、田土和溪流团团包围起来。五官村村委会就在公路边,是一栋民居改成的,驻村干部周波、村干部陈双英就等在路边,他们即将带我们去的是五官村六尺坡组龙冬江家。龙家就在大路边,特意加宽的连户路有三四米长,刚刚竣工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房前屋后庭院硬化的院坝,在这场温热雨水的洗礼下,像一块偌大的玻璃,映着这一排两栋小洋楼的倒影。就在我还在犹豫这个昨天完工的院坝是否可以走人了的时候,陈双英已经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到了龙冬江家的台阶上,并大声喊问,老板去了哪里?老板是户主的父亲龙秀富,一个五十多岁中等个子的庄稼人。他从楼上下来,不好意思地说:正在楼上休息,因为最近天气不好,风湿又犯了。他的老巴巴杨秀兰也同时出现了,偏瘦的体型,给人感觉有点病态。事实上,这个家庭正是因病致贫,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庆幸的是,在驻村干部和乡、村两级干部的精准帮扶之下,龙秀富夫妻二人在县城住院治疗产生的医药费,报销了90%。病情好转后,龙秀富老两口回来种植田土,闲时候龙秀富还要去周边建筑工地打些零工,儿子和儿媳则把孩子留在爷爷奶奶身边,去沿海城市打工找钱去了。14年底,龙冬江一家人均年收入即超过一万元,快速脱贫摘帽;2015年,政府的住房改造基金补助五千元,加上他们自己出资出力,龙冬江两层六间的新房子拔地而起。一行人坐在龙家客厅里,驻村干部向主人介绍了我此行来的目的,龙秀富夫妻异口同声说:感谢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我们一家过上了不愁吃穿的安稳日子,政府还给修了这么多连户路和房前屋后硬化工程,就是下雨天出门,都不会沾到泥巴了,现在我们乡下比城里还安逸啊!说起门口这个大面积的庭院硬化,稍后一点赶到的驻村干部、五官村“一事一议项目”负责人、来自寨地村桐麻园的王兴补充说:本来在永安乡庭院硬化是2018年的申报项目,但龙冬江家的院坝因为面积大,超过了政府对每家每户的预算,而导致错过了申报时间。今年,乡政府、村支两会协商,以今年的“一事一议项目”“连户路”、人居环境整治等几个项目申报,把这块坪地全部硬化。因为这块院坝是六尺坡组最大的一个,所以理事会当初产生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寨子里谁家办红白喜事,需要利用这个院坝摆桌子或者作为停车场,龙冬江一家都必须无偿提供场地,并且还要积极协调和给予帮助。“那绝对没问题。”龙秀富非常肯定地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帮扶,我们一家最少还要五年才能实现目前的人居环境。现在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别说是乡亲们要用院坝,就是要用我们的厨房,要在我们家借宿,我们都非常欢迎!”朴实的主人送我们出来时,说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话——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各位村干部一边交谈着各自负责的沙子水泥等物质卸运情况,一边继续开车往前面走。走了大约里把路,车子在路边停下,右边有一条岔道,是一段比较陡的上坡路。刚刚上坡,坡坎右边一个仿木式外墙的小房子,一个女生正站在窗台上擦玻璃。我傻傻地想:这是搞好卫生准备开早餐店吗?“几时下来的?”“昨天。”陈双英跟那个女生打招呼,从这一问一答的话里,我也听不出什么名堂,只是微微前弓着身子,跟随几位年轻干部往坡上走。脚下的水泥路面时而光洁如新,时而布满了青苔的痕迹,可见是才完全连起来不久。陈双英介绍说,这条路是全村一事一议最复杂的项目,也是起始年限修建时间最长的一条。到今天这个模样,才算是全部完成了户组之间的硬化连接;为了完善这条平均路面不足五米的水泥路,有的村民让出了菜土,有的挪开了院墙,有的拆掉了厨房,不过无论贡献大小,都没有人找政府要一分钱的赔偿。扶贫先扶志,驻村干部们在思想扶贫上所花的心血,比从寨英拉一车水泥回来,前前后后的工作量还要大得多,这是随行干部姚茂鹏打的一个比喻。他说,甘龙、永安、瓦溪三个片区扶贫项目用到的水泥都是县里指定从寨英水泥厂拉过来的,卖价倒是实惠,但这么远的路程,运输和人工费用就比其他地方高出了几个倍,所以在其他地方一个造价50万元的项目,到了这边可能要80-100万才搞得定。可想而知,村干部上门做的政策宣传、调动村民积极性等思想工作是花了时间和心思的。走了一百多米,眼前是一个分叉较大三岔路口。前面带路的村干部左拐上坡,经过一个放着许多柴火的破旧木房子,一个砌着琉璃栏杆的,外墙全部贴了瓷砖的漂亮楼房出现在眼前。上前第一件事,我把这家贴在不锈钢大门上的“四卡合一”公示牌拍了下来。卡上写着:五官村后街组村民张仕清,2015年因学致贫,2016年已脱贫。在他们堂屋里坐定,村干部开门见山,让主人家跟县里来的宋记者聊聊家门口连户路和庭院硬化的一些细节。今年五十三岁的张仕清包工头出身,显得很干练,说起话来很健谈。他说,2011年家里的危房改造,政府提供了5.5千元的帮扶;在孩子的教育资助方面,教育局一直都有几百上千一期的补助;2015年自己在工地上出事,导致右脚骨折,政府报销了相当一部分医疗费;2016年张仕清的脚伤治愈后,就没有再出去,而是在村里担任了护林员一职,每个月有八百元的工资补助;去年一事一议项目进村,将他家门口的庭院硬化加宽加固,方便住在他家上方的邻居进出;今年,全村连户路的覆盖硬化,就把他家门口这个庭院加连户路的地面一直到下面的任何一家的道路全部硬化,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方便大家的出行。说起政府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惠民举措,张仕清满怀感恩地说,生活在这个时代太幸福了!习大大恐怕对自己的亲兄弟都没有像对我们这样关照。2017年元旦,总书记在全国电视新年寄语上说: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而将这句话落到实处的是全国成千上万奋战在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忘了家人、忘了病痛、忠于职守、鞠躬尽瘁,自己的贫困户不脱贫绝不言退的奉献精神,以一个群体的力量,改写了中国几千年来“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成为这个新时代的标杆。可以说,每一个在基层奋战过的扶贫干部都有一部罄竹难书的辛酸史,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最有发言权的人,当我问起他们时,却不诉苦、不言累,只是高兴地唠叨着自己的贫困户。倒是早已脱贫的张仕清,说起驻村干部王兴,他家的人居环境整治和硬化连户路时,他本人因为腿脚不适,只能作一些技术性的指导,而所有的沙子水泥卸货到家、搬运到路边这些力气活,都是王兴和周波等村干部带领其他两个村民一身汗一身泥地去完成的。面前的王兴,一条略微变形的牛仔裤,一件黑色暗纹T恤衫,平头,浓眉,目光中透着刚毅,一看就是做实事的人。目测身高1.8米的王兴笑笑说,“身大力不亏,这些都不算什么,我最怕的还是做思想工作。”这时,刚才在下面看到那个擦玻璃的女生抬脚进来了,她径直走到堂屋的饮水机旁,拿起一个保温杯倒开水。“好在现在有县文广局这些帮扶干部来了。”王兴指了指进来的女孩,如释重负地补充一句。原来,这位女生是松桃苗族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调派过来的帮扶干部吴丽芬。吴丽芬家住县城,在永安乡五官村对口帮扶四个贫困户。去年是一个月下来三趟,今年4月份后,变成了一个星期下来三天,主要负责贫困户的“人居环境工作”。他们把如何开展工作编成了顺口溜贴在贫困户的门口,一来让贫困户自己参照做事,二来也是对自己的一个工作检查标准。人居环境工作“八哈”准则:一是柴草落叶撸哈二是房前屋后扫哈三是板板方方堆哈四是锅碗瓢盆洗哈五是家具电器摆哈六是衣服被子叠哈七是鸡鸭鹅狗关哈八是破破烂烂收哈一个贫困户,吃的用的,里里外外,都有两三个干部不定时来指导、帮扶,甚至身体力行地清理整顿,再糟糕的情况,都会好转。人心齐泰山移啊。永安乡在清朝以前叫“木荫溪”,传说古时候这里人口稀少,森林茂密,绿树成荫,溪水长流,是一块未经开发的福地。东西走向的永安河经甘龙镇流向乌江,大部分民居都在河两岸,呈线状分布。甘龙到石梁的公路沿岸蜿蜒,横穿永安乡全境,把这个片区一分为二;分布在公路两侧的村寨,都有乡村公路连接,它们像一条条大动脉,源源不断地承载着乡亲们的繁衍生息、农林耕种。永安乡“一事一议项目”基础设施全面实施以来,该硬化的硬化了,该绿化的绿化,给老百姓营造了一个青山绿水的宜居环境。据不完全统计,经过六年“一事一议项目”全乡覆盖全面实施,永安乡境内硬化公路已达128公里。截至目前,还有五官村524米连组路、木盆村黄堰水组1160米连组路正在申报当中。从交谈中得知,接待我的工作人员姚茂鹏老家是松桃孟溪,妻儿在县城。我原以为他二十出头,竟然有家室了,那就把他想象成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干部吧。他之前是在永安乡安监站工作,今年才调到扶贫办,所以对乡里的“一事一议项目”还不是全盘了解;他首先带我到全程负责“一事一议项目”资金调度的县财政局永安分局,查询了这些项目2014年-2017年的资料。但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乡与村民交流,才是我们获取真实信息的最佳途径。车子在甘龙至石梁的乡村公路上徐徐前进,雨后清新的空气把我周身的市侩气息一扫而空。我欣喜地看到,进入这个永安“盆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虽然这里没有“桃花源”的名号,其芳草鲜美的幽美环境、安居乐业的田园风光却丝毫不输名义上的桃花源;而村寨里一幢幢精美别致的楼房、一条条整洁平坦的公路、一个个鲜花簇拥的院坝,这却是古代桃花源无法媲美的。平行数里后,茂鹏将车子左拐,来到了木盆村这条弯弯曲曲的村级公路。他一路开车,一路联系木盆村的负责干部,得知都在村委会,“那我们马上就到了。”他话音刚落,就把车子停到了木盆村村委会的院坝里。一栋一层的平房门口挂着村委会的招牌,里面被间隔成许多间精致的办公室;里间在开碰头会议的几名村干部中,有一位高个子男士站起来跟我打招呼:“宋记者,你好!”碰到熟人了?我脑子飞速过滤一遍还是不解,“你怎么会认识我?茂鹏跟你打电话啦?”“没是。你那年跟龙瀑他们来永安采风,电视台采访了你。”好吧,我承认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出镜,虽然表现并不怎么样,却也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感谢这位时任永安乡大溪村驻村第一书记、现任木盆村脱贫攻坚站的指挥长、永安乡人大主席黄黔东同志,一别两年还能记住一个萍水相逢的人。既是“老朋友”,又是“新领导”,黄主席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永安乡“一事一议项目基础设施”是在2014年就开始了,只是当时上级部门一下子没有这么多资金投入,一般是今年做一个村的一个项目,明年做一个村的一个项目。不像现在这样,可以几个项目一起申报,一起下拨物质,多管齐下,遍地开挖。当然,有比较就会有思想波动。2018年,木盆村唐家组的连户路改造,因为临近印江县刀坝乡的“一事一议项目”不用村民出一分钱一分力,全部是政府拨款解决,村民出工还有工时补助。唐家组连户路召开群众理事会时,有些村民就拿刀坝乡来比较,不同意投工投劳,给驻村干部工作带来很大的阻扰。为了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黄指挥长和其他村干部们上门游说了一个多月,才解开村民们心结;同时,唐家组成功人士唐文照听说了家乡修路遇到的窘境,当即表示,所有村民不愿承担的资金缺口,他一个人承担。唐文照在福建厦门开设了一个大型缝纫机维修厂,他说:一个人无论做得多么成功,自己的根不能忘,故土不能忘,反哺家乡回报社会不能忘。在唐文照两万元资金补助和带动下,唐家组的连户路顺利完工。从黄主席的言谈中,流露的是对工作部署的自信,先有未雨绸缪的安排,才有运筹帷幄的调度,先有物质的精准核算,才有项目的按时完工。这位领导跟我们详谈了该村的“一事一议项目”许多细节后,就吩咐该村监督委员会的陈明刚主任带我们上户去了解情况。陈明刚骑着摩托车在前,带我们去木盆村岭上组一个养蜂户家里。车子在乡村公路边上停下,进寨子里的是一条布满防滑带的上坡水泥路。上来一两百米,就看到左前方两间木棚,棚子里搭着木头架子,架子上摆着十几个木箱子,有蜜蜂在空中盘旋。该户主卢朝明,一个身材魁梧,头发花白的中老年人,穿着拖鞋,吸着一根很长的叶子烟,颇为悠闲地跟阶坎上四五个乡亲在闲聊。听了村干部的介绍,卢朝明说,的确是要致富先修路,自从家门口的连户路修好后,他家的蜂蜜连续做了两单大生意,过年的时候,一个老乡来买了一万二千多元的蜂蜜,带到城头去;就是前不久,另一个老乡介绍来的外地朋友也来买了五千元的蜂蜜带回去。“他家的经济情况算是不错的了。”陈明刚说,“我们去看看另外一家。”在乡村公路掉头,一里多路后,从一段路边栽着四季豆的连户路,左拐到了木盆村田家组一栋新楼房的屋檐下。迎面走来一个挑着一担猪粪的中年人,陈明刚和他打招呼,他把粪桶挑到右边一大片的玉米地里,再来和我们说话。这个叫李维兵的男人有点瘦小,说话时目光游离,声音细小;家里有女人,男人才安心,他老巴巴常年在外打工,我从这里得到了答案。然而,他对政府感激之情却是真诚质朴的:门口加宽连户路的硬化、孩子读书多年来都有教育补贴、组里安排他管理自来水的补助等等,家里的农活没有耽误,还有一份额外的收入。感谢政府,该解决的都帮他解决了。现在,他家新房子建起来了,老婆和大儿子在外务工,小儿子在城头读大学,一家人虽然在各奔前程,但叶落归根,家永远是他们共同的希望。送我回甘龙的路上,全程陪护的姚茂鹏给了我一些数据:2019年永安乡“一事一议项目”总投入资金为220万元,涉及项目48个,连户路、连组路、组组公路硬化合计里程为27000米,面积达51583平米。按估测,全乡“一事一议项目”目前还剩不到10%基础设施还在积极规划、申报当中。夕阳西下,倦鸟归林。雨后黄昏,太阳的余晖洋洋洒洒填满了树梢,“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虽然回到了甘龙,但我的心从未离开过“永安”。(2019年7月8日) 
云想衣裳
帖子: 5724
注册时间: 周日 10月 25, 2009 9:06 am

RE:喜看老村换新颜 (宋凤蓉)

帖子 云想衣裳 »

哪怕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但我依然喜欢这种随心所欲,不拘小节的随笔写作风格[捂脸][捂脸][捂脸]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