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记事(梅花君子)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梅花君子
帖子: 841
注册时间: 周日 7月 25, 2010 7:06 am

腊月记事(梅花君子)

帖子 梅花君子 »



腊月记事

文:梅花君子 编:一缕清风



丫头要花
小子要炮
老头子要毡帽
老婆子要裹脚
—民谣
为了让全家人过一个好年,刚进腊月。爸爸便犯愁,吃完饭,皱着眉头,庄重地吸着烟。七十年代末期,我们家人口多,收入少,不提前打算,水来现挡坝,会措手不及。他抽完一支烟,便到厢房四处查看,看看有没有值钱的物件,三瓜俩枣捣鼓了,手里捏着这些钱,买年画、花炮、衣服、对联、白糖、红糖、白酒,人情往来,过年吃用等等开销。天天盼着早点过年,穿新衣服、吃饺子,兜里装满压岁钱,随便到代销点买花炮、买糖块,吃着糖,放着花炮,那该多美。每次端饭碗时,总是问妈妈再等几天过年,爸爸无可奈何的晃动着脑袋,自言自语说:“过啥年呀,分明是过活周年呀。”一团烟雾,淹没了爸爸饱经沧桑的脸。
腊月初三初四,上集赶店的旺季月。爸爸将厢房里陈黄米、黄豆、芝麻、芸豆都掏出来,装在若干个布袋里,卖钱一点点置办年货。我成了爸爸的跟屁虫,坐在小队的大马车上,车上十多个人,都是前后院的邻居,前往十里之外的集市上。一路之上,人们忘记没钱过年的忧愁,说东说西,好不热闹;一路之上,爸爸和大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农事,再过多少天该打春了,过年是几龙治水,几人分饼。婶子大娘们,在盘算在集上给闺女撕什么颜色的花布,给儿子买什么样的鞋。有的说,把门帘换了,一连挂了三四年,脏唧唧就是用一块肥皂都洗不出来。我也是带着使命而来,帮着爸爸捡年画。我不清楚,当时人们为什么不说买年画而是说捡。去年,我帮着爸爸捡年画,前后院的邻居都说我家年画好,颜色新鲜,一环套一环,挺有讲究。
在叮当作响的马铃铛声里,有人问考试得了多少分,我大言不惭,理直气壮道出语文45,数学58分,两门课程,一对不及格,不知羞耻,洋洋自得。有人说:“一个庄家人的孩子,在学校好好养个好身板,能认识几个庄稼字儿,也就可以了。”认几个庄家字,不念书回到土地上,顺着垄沟找豆包,这是大多数庄稼人孩子的归宿。文化好像与农民无关,只要认识几个庄稼字,到城里别上错厕所也就行了。车拐弯了,车老板告诉大家要抓牢了,这段道石头多,颠颠簸簸,小心从车上掉下……
腊月的集市显得特别的热闹,远远地就能听到,卖双响炮的小摊小贩,咚咚放双响炮,互相较劲,看谁的双响飞得高,响声脆生,没有单响。卖双响的人,为了卖货,张三刚放完七八个,李四不甘示弱,也跟着放。过年了,双响炮是家家户户的必备的年货。过年的时候,如果那户人家没放双响,就会引起议论和猜疑。不放双响炮的人家,主要原因就是这家舍耗人口了,按照老辈人的规定,人死后三年不放鞭放炮不贴对联不粘挂钱。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爆竹地摊,跟大人们一起听响。这地方不太安全,有时候双响炮不好,第一个响没蹿上天,落在爆竹货堆里,乒乓炸响,人们抱头鼠窜,大呼小叫,现场一片狼藉,每年腊月里,爆竹摊上,总有一两家爆竹摊子,因为双响质量原因,落入货堆里,砰砰乱响,摊子彻底报废,血本无归,欲哭无泪。派出所警察听到爆竹摊位爆炸,第一时间赶来,先把卖爆竹的所有爆竹全部没收,再把肇事者带到所里,吹胡子瞪眼,电闪雷鸣进行教育,还得上缴100元罚款了事。派出所怕爆竹爆炸,整出人命,干脆把爆竹摊,挪到街外,场面宽绰,方便人们紧急避险。
爸爸很会卖东西,他摆了一溜小口袋,不喊不吆喝,蹲在那里抽烟。有个四十多岁的人倒背着手,慢慢悠悠转过来,用手摸摸黄豆、芸豆,不屑一顾说:“这都是陈小豆,吃着不是那味道,白送给我都不要。”爸爸不言不语,任由他转悠,似乎他今天赶集,不是来卖东西,而是专门来抽烟的。那人悻悻然走了,不一会又转了回来,抓几个小豆,放在手心里来回揉搓,放在嘴里还用牙咬了几下,思量好久才开口:“老哥,你这粮食咋卖?”爸爸头不抬眼不睁,说:“黄豆五毛、红芸豆七毛、大黄米八毛,好东西不讲价,少一分我也不卖。”那人看着爸爸,笑着说:“老哥,你不能要一个是一个,我诚心买你东西,不是跟你瞎胡闹。你再错错价,你的这些五谷杂粮我全要了。”爸爸并不为所动,从衣兜里拿出新裁的抽烟纸,递给那人一张,说:“先抽抽我旱烟啥样?”那人,顺从爸爸的话,接过抽烟纸,熟练的卷成一只喇叭筒旱烟,叼在嘴里刚吸一口,就啧啧称赞:“老哥,你这烟串味真好,多少钱一斤,我要几斤。”爸爸不直接回答,洋洋自得夸起他的栽旱烟的本事:“我这可是正八经的兰花香,不上化肥,底肥用芝麻沤肥,羊粪做肥料。什么时候打烟,什么时候搭露水,都有讲究。”两个人叨咕半天,爸爸拿得哪些五谷杂粮,全部让那个人买走了。爸爸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咧着嘴笑了:“不懂装懂,看谁玩过谁。”在左邻右舍的邻居的眼里,爸爸是出了名的讲究人,没想到老实巴交的爸爸,还有他狡猾的那一面。
爸爸在腊月赶集初战告捷,在集市上先买三斤猪肉,回到好好解解馋。我则是把新捡的年画,展开给妈妈看。一般情况,我总是要捡一幅戏曲连环画,诸如《红楼梦》、《西厢记》、《张羽煮海》等等,然后再买一幅山水画。庐山瀑布、梅雪迎春、金玉满堂等等。我在捡年画时,奔着吉利祥和,不能捡过于悲的年画,犯小人语,让人心里犯嘀咕。
过了腊月初八以后,在吃饭的时候,爸爸就提醒妈妈:“我把东西都买好了,四个猪肘,十斤二锅头。”妈妈有些不愿意,三番五次埋怨他:“你可真够下狠的了,买这么多,咋不把这个家兑给他老爷,你呀真是的,就好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爸爸憨憨地笑了,不紧不慢地说:“咱是头大的,咱就得拉头锄。咱拿这些东西,其他那几个小家伙眼儿,也不敢少给。他老爷姥姥,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活几年了。趁着活着时候,好好孝敬,我最烦活着不孝,死了乱叫。”妈妈笑了,应该是很温馨的笑吧。在腊月里,很多人家,只为看望爹妈,都会斗气,甚至打得头破血流。爸爸接着说:“他姥爷姥姥不容易呀,没少吃了苦,趁着没病没痞儿时候,就该让他们老两口吃点好的,咱这做闺女女婿的,心里也感觉踏实。”爸爸在这一点能宾住妈妈了,他们之间因为琐事,发生口水战,爸爸便拿这事说事,一提这事妈妈的便烟消云散,满脸春光灿烂。
腊月二十过后,爸爸便张罗回老家上坟。老家离我们不算远,也就是十多里地。老家那边有很多人家需要走动,借着给祖宗上坟时候,顺便也就一一看望。有年,都过了腊月二十六,爸爸还没倒出时间回老家,爷爷急了一早晨就拄着拐杖,前来对我爸爸兴师问罪,拐杖戳在砖地上咚咚作响:“你一天到晚,都忙啥呢?你再忙也不能忘了祖宗呀,你到底咋想的。死人和活人一样,他们提前也得买点年货,手里没钱拿啥买。”爸爸绝对拥护爷爷的领导,赶紧赔笑,说:“今天我把手头的事儿办完了,明天我保证去。”爷爷看了看我,又在下圣旨:“从今往后,也得让孩子跟着你回老家上坟。让孩子从小就明白,盐从那咸,醋打那酸,咱们这支子人,从那地方搬过来的。”爸爸不敢违背父命,第二天便拿上点心、白酒、香纸,领着我回老家上坟祭祖。爸爸先在二爷爷家落脚,中午在这里吃饭,给他家双份东西,四斤点心,四瓶白酒,其他人家一律是两斤点心,两瓶白酒。我跟着爸爸一家一户串,第一户是大爷家,大爷年年腊月犯气管炎,把屁股撅老高,头趴在炕沿上,咔咔不断咳嗽,大娘用手给他捶背,地上一片黏痰。进屋足有十多分钟,大爷才缓过这口气,大声说:“我这是哪辈子缺大德了,年年冬天活遭罪,还不如一口气不来,彻底咽下这口气,也就享福了。”爸爸抓住大爷的手,说:“大哥,你这点小毛病,小蚂蚁掉眼泪,那算啥。好好养病,别整天心思哪些没用的,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给儿孙置马牛。”大爷看着我笑了:“这小子,赶上给庄稼描化肥了,蹭蹭往上长,都长这么高了,岁月催人老,不服不行呀。”大娘早就有所准备,从漆黑的榆木柜里展开一个小手绢,给我十张嘎嘎新的贰角钱。我不要,从屋里躲到外屋,爸爸冲我笑了:“你大娘给你压岁钱,赶紧装兜里,千万别整丢了。”爸爸还领着我去三大爷家、五爷爷家、河北沿儿的舅老爷家。见面先都说一些闲话,今年年景啥样,一亩地打多少粮食,年货办啥样了。
我们返回二爷爷家,二爷爷让我小老叔同我们一起去上坟。爸爸晃晃脑袋,说啥不用,自家的坟地,就是闭着眼都能找到。我跟爸爸上坟,爸爸上坟挺讲究的,一个坟用木棍画一个圆圈,他双膝跪在坟门前,见我正在看几只麻雀在草丛里啄食草籽,他喊着我小名,让我赶紧跪下,我假装没听见。爸爸一把手把我扯过来,大声命令:“赶紧给你老太爷老太太磕头。”我被动的跪在那,爸爸先烧香,并叨咕话,好像在跟祖宗们汇报工作,家里人都挺好的,不再吃返销粮,过年还杀了一口肥猪,最后还得求求祖宗们,在地下好好保佑家里大人孩子身体硬棒,不闹病没有灾,要发大财等等。叨咕玩这些套话之后烧纸,纸着没了爸爸还用脚反反复复用木棍翻几个个,确认没有火星之后,才放心大胆往回走。在路上,我拉着爸爸的手说:“爸,过年我再也不跟你上坟。”爸爸冷着脸问:“为啥?”童言无忌,脱口而出:“我到我大爷家,没用磕头,大娘还给我嘎嘎新的毛票。我在祖宗坟前跪了那么长时间,一分钱也没得到。”爸爸抡起巴掌要打我嘴巴子,却没落下来,非常严肃地说:“你这孩子,说话冒傻气,竟说一些,不靠谱的疯话。”我长了记性,给祖宗上坟,必须跪着,必须念念有词,不得说闲话怪话,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对埋入地下的祖宗,要郑重其事进行膜拜。
过了小年之后,我揣着兜里的嘎嘎新的毛票,到商店买小爆竹,没事的时候就放。小爆竹的药捻子长,我总是在玩伴跟前耍酷,手里捏着小爆竹,让嗤嗤燃烧的药捻子烧几秒钟,然后扔到半空中,小爆竹在空中发出震耳的响声。很多玩伴,都伸出大拇指,对我的壮举点赞。我也有马失前蹄的经历,有一种小白爆竹,药捻子长,却性子急,无知无畏,点着药捻子,还没等我扔出去,就在我手里爆炸,手心漆黑,手心肿得好像一个大馒头。吃饭时手都攥不住筷子,爸爸看了之后,大发雷霆:“前后院这些孩子,就你英雄,就你好充大尾巴狼。我看炸得轻,咋不把你手丫子咋掉了,当一辈子瘸爪子。瘸爪子,那个大闺女肯跟着你,让你打一辈子光棍。”爸爸还想继续说,被妈妈给挡住了:“大腊月的,你少说两句好不好。吃完饭,赶紧领着孩子去公社卫生院好好看看,省得让孩子遭罪。”关键时刻,妈妈给我救驾,免遭爸爸训斥。
大年三十贴对子,这倒是有很多讲究。据说,前些年我们这里文化人少,贴对子整出很多笑话。据说,村里的冯二先生,给宋老汉使坏,让宋老汉把“肥猪满圈”当成“抬头见喜”贴在里屋,大年初一,来拜年的人看了对联,都在笑,宋老汉感觉莫名其妙。最后,还是他侄子道破了天机,把宋老汉羞得一个月都没咋出屋。他用烟袋锅砸着桌子,对儿子宋大壮说:“壮儿,你要长心要好好念书,咱可不能再让人欺负了。”据说,在文革中宋老汉给冯二先生下了绊子,在他家的尿盆子里捞出一张主席像,冯二先生成了批斗典型,最后自绝于人民,吊死在后山那片松树林里。宋大壮这家伙争气,考上了中师,就职于县教育局,彻底改写了宋家全部是文盲的历史。
爸爸不识字,贴对子却蛮认真的,找人写对子时,就注明了那是大门对,那是二门对……有年,贴着贴着对子,发现少一张水井对子。爸爸抓瞎了,埋怨写对子的人,一点不负责,过了年要扣他三天工。我对爸爸说,我用剩下的红纸写,没墨汁就用蓝钢笔水代替。爸爸瞪大眼睛,呜呜喳喳训斥我:“你一个小屁孩,能写对子,你别上坟烧报纸忽悠鬼了。”我把我的想法说出来,爸爸阴转晴脸上挂满了笑容。爸爸到生产队拿七八张复写纸,我从三叔家找来井泉似海的对子,用铅笔描了一遍,棉花蘸着墨水,一点点涂,半个点那张对联就有模有样的涂了出来。拜年的时候,都说我家水井旁的对联挺显眼,蓝字看着挺好的。爸爸瞅着我笑了,吃饭的时候,在妈妈跟前破例表扬了我:“咱儿子书没白念,比我脑瓜好使。”
……
物质的丰富,购物的便捷,正在一点点侵蚀着腊月在人们心中的热闹和红火。如今,给祖宗上坟用的纸钱,都有商家给印制的中规中矩,精美的跟真钱媲美。上集卖粮食,扯花布,做衣服,早就过时了。现在的商业街、步行街,到处都是,谁还点灯熬夜做衣服,花几百元买衣服,对庄稼人来说,也不是太困难的事。城乡手写对子的人,越来越少,腊月底大街小巷,铺天盖地,都是印制精美的对联。看看现在,回想过去,于是便把童年的腊月印象最深的东西写出来,让大家共同乐乐。

丫头要花
小子要炮
老头子要毡帽
老婆子要裹脚
—民谣
为了让全家人过一个好年,刚进腊月。爸爸便犯愁,吃完饭,皱着眉头,庄重地吸着烟。七十年代末期,我们家人口多,收入少,不提前打算,水来现挡坝,会措手不及。他抽完一支烟,便到厢房四处查看,看看有没有值钱的物件,三瓜俩枣捣鼓了,手里捏着这些钱,买年画、花炮、衣服、对联、白糖、红糖、白酒,人情往来,过年吃用等等开销。天天盼着早点过年,穿新衣服、吃饺子,兜里装满压岁钱,随便到代销点买花炮、买糖块,吃着糖,放着花炮,那该多美。每次端饭碗时,总是问妈妈再等几天过年,爸爸无可奈何的晃动着脑袋,自言自语说:“过啥年呀,分明是过活周年呀。”一团烟雾,淹没了爸爸饱经沧桑的脸。
腊月初三初四,上集赶店的旺季月。爸爸将厢房里陈黄米、黄豆、芝麻、芸豆都掏出来,装在若干个布袋里,卖钱一点点置办年货。我成了爸爸的跟屁虫,坐在小队的大马车上,车上十多个人,都是前后院的邻居,前往十里之外的集市上。一路之上,人们忘记没钱过年的忧愁,说东说西,好不热闹;一路之上,爸爸和大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农事,再过多少天该打春了,过年是几龙治水,几人分饼。婶子大娘们,在盘算在集上给闺女撕什么颜色的花布,给儿子买什么样的鞋。有的说,把门帘换了,一连挂了三四年,脏唧唧就是用一块肥皂都洗不出来。我也是带着使命而来,帮着爸爸捡年画。我不清楚,当时人们为什么不说买年画而是说捡。去年,我帮着爸爸捡年画,前后院的邻居都说我家年画好,颜色新鲜,一环套一环,挺有讲究。
在叮当作响的马铃铛声里,有人问考试得了多少分,我大言不惭,理直气壮道出语文45,数学58分,两门课程,一对不及格,不知羞耻,洋洋自得。有人说:“一个庄家人的孩子,在学校好好养个好身板,能认识几个庄稼字儿,也就可以了。”认几个庄家字,不念书回到土地上,顺着垄沟找豆包,这是大多数庄稼人孩子的归宿。文化好像与农民无关,只要认识几个庄稼字,到城里别上错厕所也就行了。车拐弯了,车老板告诉大家要抓牢了,这段道石头多,颠颠簸簸,小心从车上掉下……
腊月的集市显得特别的热闹,远远地就能听到,卖双响炮的小摊小贩,咚咚放双响炮,互相较劲,看谁的双响飞得高,响声脆生,没有单响。卖双响的人,为了卖货,张三刚放完七八个,李四不甘示弱,也跟着放。过年了,双响炮是家家户户的必备的年货。过年的时候,如果那户人家没放双响,就会引起议论和猜疑。不放双响炮的人家,主要原因就是这家舍耗人口了,按照老辈人的规定,人死后三年不放鞭放炮不贴对联不粘挂钱。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爆竹地摊,跟大人们一起听响。这地方不太安全,有时候双响炮不好,第一个响没蹿上天,落在爆竹货堆里,乒乓炸响,人们抱头鼠窜,大呼小叫,现场一片狼藉,每年腊月里,爆竹摊上,总有一两家爆竹摊子,因为双响质量原因,落入货堆里,砰砰乱响,摊子彻底报废,血本无归,欲哭无泪。派出所警察听到爆竹摊位爆炸,第一时间赶来,先把卖爆竹的所有爆竹全部没收,再把肇事者带到所里,吹胡子瞪眼,电闪雷鸣进行教育,还得上缴100元罚款了事。派出所怕爆竹爆炸,整出人命,干脆把爆竹摊,挪到街外,场面宽绰,方便人们紧急避险。
爸爸很会卖东西,他摆了一溜小口袋,不喊不吆喝,蹲在那里抽烟。有个四十多岁的人倒背着手,慢慢悠悠转过来,用手摸摸黄豆、芸豆,不屑一顾说:“这都是陈小豆,吃着不是那味道,白送给我都不要。”爸爸不言不语,任由他转悠,似乎他今天赶集,不是来卖东西,而是专门来抽烟的。那人悻悻然走了,不一会又转了回来,抓几个小豆,放在手心里来回揉搓,放在嘴里还用牙咬了几下,思量好久才开口:“老哥,你这粮食咋卖?”爸爸头不抬眼不睁,说:“黄豆五毛、红芸豆七毛、大黄米八毛,好东西不讲价,少一分我也不卖。”那人看着爸爸,笑着说:“老哥,你不能要一个是一个,我诚心买你东西,不是跟你瞎胡闹。你再错错价,你的这些五谷杂粮我全要了。”爸爸并不为所动,从衣兜里拿出新裁的抽烟纸,递给那人一张,说:“先抽抽我旱烟啥样?”那人,顺从爸爸的话,接过抽烟纸,熟练的卷成一只喇叭筒旱烟,叼在嘴里刚吸一口,就啧啧称赞:“老哥,你这烟串味真好,多少钱一斤,我要几斤。”爸爸不直接回答,洋洋自得夸起他的栽旱烟的本事:“我这可是正八经的兰花香,不上化肥,底肥用芝麻沤肥,羊粪做肥料。什么时候打烟,什么时候搭露水,都有讲究。”两个人叨咕半天,爸爸拿得哪些五谷杂粮,全部让那个人买走了。爸爸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咧着嘴笑了:“不懂装懂,看谁玩过谁。”在左邻右舍的邻居的眼里,爸爸是出了名的讲究人,没想到老实巴交的爸爸,还有他狡猾的那一面。
爸爸在腊月赶集初战告捷,在集市上先买三斤猪肉,回到好好解解馋。我则是把新捡的年画,展开给妈妈看。一般情况,我总是要捡一幅戏曲连环画,诸如《红楼梦》、《西厢记》、《张羽煮海》等等,然后再买一幅山水画。庐山瀑布、梅雪迎春、金玉满堂等等。我在捡年画时,奔着吉利祥和,不能捡过于悲的年画,犯小人语,让人心里犯嘀咕。
过了腊月初八以后,在吃饭的时候,爸爸就提醒妈妈:“我把东西都买好了,四个猪肘,十斤二锅头。”妈妈有些不愿意,三番五次埋怨他:“你可真够下狠的了,买这么多,咋不把这个家兑给他老爷,你呀真是的,就好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爸爸憨憨地笑了,不紧不慢地说:“咱是头大的,咱就得拉头锄。咱拿这些东西,其他那几个小家伙眼儿,也不敢少给。他老爷姥姥,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活几年了。趁着活着时候,好好孝敬,我最烦活着不孝,死了乱叫。”妈妈笑了,应该是很温馨的笑吧。在腊月里,很多人家,只为看望爹妈,都会斗气,甚至打得头破血流。爸爸接着说:“他姥爷姥姥不容易呀,没少吃了苦,趁着没病没痞儿时候,就该让他们老两口吃点好的,咱这做闺女女婿的,心里也感觉踏实。”爸爸在这一点能宾住妈妈了,他们之间因为琐事,发生口水战,爸爸便拿这事说事,一提这事妈妈的便烟消云散,满脸春光灿烂。
腊月二十过后,爸爸便张罗回老家上坟。老家离我们不算远,也就是十多里地。老家那边有很多人家需要走动,借着给祖宗上坟时候,顺便也就一一看望。有年,都过了腊月二十六,爸爸还没倒出时间回老家,爷爷急了一早晨就拄着拐杖,前来对我爸爸兴师问罪,拐杖戳在砖地上咚咚作响:“你一天到晚,都忙啥呢?你再忙也不能忘了祖宗呀,你到底咋想的。死人和活人一样,他们提前也得买点年货,手里没钱拿啥买。”爸爸绝对拥护爷爷的领导,赶紧赔笑,说:“今天我把手头的事儿办完了,明天我保证去。”爷爷看了看我,又在下圣旨:“从今往后,也得让孩子跟着你回老家上坟。让孩子从小就明白,盐从那咸,醋打那酸,咱们这支子人,从那地方搬过来的。”爸爸不敢违背父命,第二天便拿上点心、白酒、香纸,领着我回老家上坟祭祖。爸爸先在二爷爷家落脚,中午在这里吃饭,给他家双份东西,四斤点心,四瓶白酒,其他人家一律是两斤点心,两瓶白酒。我跟着爸爸一家一户串,第一户是大爷家,大爷年年腊月犯气管炎,把屁股撅老高,头趴在炕沿上,咔咔不断咳嗽,大娘用手给他捶背,地上一片黏痰。进屋足有十多分钟,大爷才缓过这口气,大声说:“我这是哪辈子缺大德了,年年冬天活遭罪,还不如一口气不来,彻底咽下这口气,也就享福了。”爸爸抓住大爷的手,说:“大哥,你这点小毛病,小蚂蚁掉眼泪,那算啥。好好养病,别整天心思哪些没用的,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给儿孙置马牛。”大爷看着我笑了:“这小子,赶上给庄稼描化肥了,蹭蹭往上长,都长这么高了,岁月催人老,不服不行呀。”大娘早就有所准备,从漆黑的榆木柜里展开一个小手绢,给我十张嘎嘎新的贰角钱。我不要,从屋里躲到外屋,爸爸冲我笑了:“你大娘给你压岁钱,赶紧装兜里,千万别整丢了。”爸爸还领着我去三大爷家、五爷爷家、河北沿儿的舅老爷家。见面先都说一些闲话,今年年景啥样,一亩地打多少粮食,年货办啥样了。
我们返回二爷爷家,二爷爷让我小老叔同我们一起去上坟。爸爸晃晃脑袋,说啥不用,自家的坟地,就是闭着眼都能找到。我跟爸爸上坟,爸爸上坟挺讲究的,一个坟用木棍画一个圆圈,他双膝跪在坟门前,见我正在看几只麻雀在草丛里啄食草籽,他喊着我小名,让我赶紧跪下,我假装没听见。爸爸一把手把我扯过来,大声命令:“赶紧给你老太爷老太太磕头。”我被动的跪在那,爸爸先烧香,并叨咕话,好像在跟祖宗们汇报工作,家里人都挺好的,不再吃返销粮,过年还杀了一口肥猪,最后还得求求祖宗们,在地下好好保佑家里大人孩子身体硬棒,不闹病没有灾,要发大财等等。叨咕玩这些套话之后烧纸,纸着没了爸爸还用脚反反复复用木棍翻几个个,确认没有火星之后,才放心大胆往回走。在路上,我拉着爸爸的手说:“爸,过年我再也不跟你上坟。”爸爸冷着脸问:“为啥?”童言无忌,脱口而出:“我到我大爷家,没用磕头,大娘还给我嘎嘎新的毛票。我在祖宗坟前跪了那么长时间,一分钱也没得到。”爸爸抡起巴掌要打我嘴巴子,却没落下来,非常严肃地说:“你这孩子,说话冒傻气,竟说一些,不靠谱的疯话。”我长了记性,给祖宗上坟,必须跪着,必须念念有词,不得说闲话怪话,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对埋入地下的祖宗,要郑重其事进行膜拜。
过了小年之后,我揣着兜里的嘎嘎新的毛票,到商店买小爆竹,没事的时候就放。小爆竹的药捻子长,我总是在玩伴跟前耍酷,手里捏着小爆竹,让嗤嗤燃烧的药捻子烧几秒钟,然后扔到半空中,小爆竹在空中发出震耳的响声。很多玩伴,都伸出大拇指,对我的壮举点赞。我也有马失前蹄的经历,有一种小白爆竹,药捻子长,却性子急,无知无畏,点着药捻子,还没等我扔出去,就在我手里爆炸,手心漆黑,手心肿得好像一个大馒头。吃饭时手都攥不住筷子,爸爸看了之后,大发雷霆:“前后院这些孩子,就你英雄,就你好充大尾巴狼。我看炸得轻,咋不把你手丫子咋掉了,当一辈子瘸爪子。瘸爪子,那个大闺女肯跟着你,让你打一辈子光棍。”爸爸还想继续说,被妈妈给挡住了:“大腊月的,你少说两句好不好。吃完饭,赶紧领着孩子去公社卫生院好好看看,省得让孩子遭罪。”关键时刻,妈妈给我救驾,免遭爸爸训斥。
大年三十贴对子,这倒是有很多讲究。据说,前些年我们这里文化人少,贴对子整出很多笑话。据说,村里的冯二先生,给宋老汉使坏,让宋老汉把“肥猪满圈”当成“抬头见喜”贴在里屋,大年初一,来拜年的人看了对联,都在笑,宋老汉感觉莫名其妙。最后,还是他侄子道破了天机,把宋老汉羞得一个月都没咋出屋。他用烟袋锅砸着桌子,对儿子宋大壮说:“壮儿,你要长心要好好念书,咱可不能再让人欺负了。”据说,在文革中宋老汉给冯二先生下了绊子,在他家的尿盆子里捞出一张主席像,冯二先生成了批斗典型,最后自绝于人民,吊死在后山那片松树林里。宋大壮这家伙争气,考上了中师,就职于县教育局,彻底改写了宋家全部是文盲的历史。
爸爸不识字,贴对子却蛮认真的,找人写对子时,就注明了那是大门对,那是二门对……有年,贴着贴着对子,发现少一张水井对子。爸爸抓瞎了,埋怨写对子的人,一点不负责,过了年要扣他三天工。我对爸爸说,我用剩下的红纸写,没墨汁就用蓝钢笔水代替。爸爸瞪大眼睛,呜呜喳喳训斥我:“你一个小屁孩,能写对子,你别上坟烧报纸忽悠鬼了。”我把我的想法说出来,爸爸阴转晴脸上挂满了笑容。爸爸到生产队拿七八张复写纸,我从三叔家找来井泉似海的对子,用铅笔描了一遍,棉花蘸着墨水,一点点涂,半个点那张对联就有模有样的涂了出来。拜年的时候,都说我家水井旁的对联挺显眼,蓝字看着挺好的。爸爸瞅着我笑了,吃饭的时候,在妈妈跟前破例表扬了我:“咱儿子书没白念,比我脑瓜好使。”
……
物质的丰富,购物的便捷,正在一点点侵蚀着腊月在人们心中的热闹和红火。如今,给祖宗上坟用的纸钱,都有商家给印制的中规中矩,精美的跟真钱媲美。上集卖粮食,扯花布,做衣服,早就过时了。现在的商业街、步行街,到处都是,谁还点灯熬夜做衣服,花几百元买衣服,对庄稼人来说,也不是太困难的事。城乡手写对子的人,越来越少,腊月底大街小巷,铺天盖地,都是印制精美的对联。看看现在,回想过去,于是便把童年的腊月印象最深的东西写出来,让大家共同乐乐。
丫头要花
小子要炮
老头子要毡帽
老婆子要裹脚
—民谣
为了让全家人过一个好年,刚进腊月。爸爸便犯愁,吃完饭,皱着眉头,庄重地吸着烟。七十年代末期,我们家人口多,收入少,不提前打算,水来现挡坝,会措手不及。他抽完一支烟,便到厢房四处查看,看看有没有值钱的物件,三瓜俩枣捣鼓了,手里捏着这些钱,买年画、花炮、衣服、对联、白糖、红糖、白酒,人情往来,过年吃用等等开销。天天盼着早点过年,穿新衣服、吃饺子,兜里装满压岁钱,随便到代销点买花炮、买糖块,吃着糖,放着花炮,那该多美。每次端饭碗时,总是问妈妈再等几天过年,爸爸无可奈何的晃动着脑袋,自言自语说:“过啥年呀,分明是过活周年呀。”一团烟雾,淹没了爸爸饱经沧桑的脸。
腊月初三初四,上集赶店的旺季月。爸爸将厢房里陈黄米、黄豆、芝麻、芸豆都掏出来,装在若干个布袋里,卖钱一点点置办年货。我成了爸爸的跟屁虫,坐在小队的大马车上,车上十多个人,都是前后院的邻居,前往十里之外的集市上。一路之上,人们忘记没钱过年的忧愁,说东说西,好不热闹;一路之上,爸爸和大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农事,再过多少天该打春了,过年是几龙治水,几人分饼。婶子大娘们,在盘算在集上给闺女撕什么颜色的花布,给儿子买什么样的鞋。有的说,把门帘换了,一连挂了三四年,脏唧唧就是用一块肥皂都洗不出来。我也是带着使命而来,帮着爸爸捡年画。我不清楚,当时人们为什么不说买年画而是说捡。去年,我帮着爸爸捡年画,前后院的邻居都说我家年画好,颜色新鲜,一环套一环,挺有讲究。
在叮当作响的马铃铛声里,有人问考试得了多少分,我大言不惭,理直气壮道出语文45,数学58分,两门课程,一对不及格,不知羞耻,洋洋自得。有人说:“一个庄家人的孩子,在学校好好养个好身板,能认识几个庄稼字儿,也就可以了。”认几个庄家字,不念书回到土地上,顺着垄沟找豆包,这是大多数庄稼人孩子的归宿。文化好像与农民无关,只要认识几个庄稼字,到城里别上错厕所也就行了。车拐弯了,车老板告诉大家要抓牢了,这段道石头多,颠颠簸簸,小心从车上掉下……
腊月的集市显得特别的热闹,远远地就能听到,卖双响炮的小摊小贩,咚咚放双响炮,互相较劲,看谁的双响飞得高,响声脆生,没有单响。卖双响的人,为了卖货,张三刚放完七八个,李四不甘示弱,也跟着放。过年了,双响炮是家家户户的必备的年货。过年的时候,如果那户人家没放双响,就会引起议论和猜疑。不放双响炮的人家,主要原因就是这家舍耗人口了,按照老辈人的规定,人死后三年不放鞭放炮不贴对联不粘挂钱。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爆竹地摊,跟大人们一起听响。这地方不太安全,有时候双响炮不好,第一个响没蹿上天,落在爆竹货堆里,乒乓炸响,人们抱头鼠窜,大呼小叫,现场一片狼藉,每年腊月里,爆竹摊上,总有一两家爆竹摊子,因为双响质量原因,落入货堆里,砰砰乱响,摊子彻底报废,血本无归,欲哭无泪。派出所警察听到爆竹摊位爆炸,第一时间赶来,先把卖爆竹的所有爆竹全部没收,再把肇事者带到所里,吹胡子瞪眼,电闪雷鸣进行教育,还得上缴100元罚款了事。派出所怕爆竹爆炸,整出人命,干脆把爆竹摊,挪到街外,场面宽绰,方便人们紧急避险。
爸爸很会卖东西,他摆了一溜小口袋,不喊不吆喝,蹲在那里抽烟。有个四十多岁的人倒背着手,慢慢悠悠转过来,用手摸摸黄豆、芸豆,不屑一顾说:“这都是陈小豆,吃着不是那味道,白送给我都不要。”爸爸不言不语,任由他转悠,似乎他今天赶集,不是来卖东西,而是专门来抽烟的。那人悻悻然走了,不一会又转了回来,抓几个小豆,放在手心里来回揉搓,放在嘴里还用牙咬了几下,思量好久才开口:“老哥,你这粮食咋卖?”爸爸头不抬眼不睁,说:“黄豆五毛、红芸豆七毛、大黄米八毛,好东西不讲价,少一分我也不卖。”那人看着爸爸,笑着说:“老哥,你不能要一个是一个,我诚心买你东西,不是跟你瞎胡闹。你再错错价,你的这些五谷杂粮我全要了。”爸爸并不为所动,从衣兜里拿出新裁的抽烟纸,递给那人一张,说:“先抽抽我旱烟啥样?”那人,顺从爸爸的话,接过抽烟纸,熟练的卷成一只喇叭筒旱烟,叼在嘴里刚吸一口,就啧啧称赞:“老哥,你这烟串味真好,多少钱一斤,我要几斤。”爸爸不直接回答,洋洋自得夸起他的栽旱烟的本事:“我这可是正八经的兰花香,不上化肥,底肥用芝麻沤肥,羊粪做肥料。什么时候打烟,什么时候搭露水,都有讲究。”两个人叨咕半天,爸爸拿得哪些五谷杂粮,全部让那个人买走了。爸爸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咧着嘴笑了:“不懂装懂,看谁玩过谁。”在左邻右舍的邻居的眼里,爸爸是出了名的讲究人,没想到老实巴交的爸爸,还有他狡猾的那一面。
爸爸在腊月赶集初战告捷,在集市上先买三斤猪肉,回到好好解解馋。我则是把新捡的年画,展开给妈妈看。一般情况,我总是要捡一幅戏曲连环画,诸如《红楼梦》、《西厢记》、《张羽煮海》等等,然后再买一幅山水画。庐山瀑布、梅雪迎春、金玉满堂等等。我在捡年画时,奔着吉利祥和,不能捡过于悲的年画,犯小人语,让人心里犯嘀咕。
过了腊月初八以后,在吃饭的时候,爸爸就提醒妈妈:“我把东西都买好了,四个猪肘,十斤二锅头。”妈妈有些不愿意,三番五次埋怨他:“你可真够下狠的了,买这么多,咋不把这个家兑给他老爷,你呀真是的,就好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爸爸憨憨地笑了,不紧不慢地说:“咱是头大的,咱就得拉头锄。咱拿这些东西,其他那几个小家伙眼儿,也不敢少给。他老爷姥姥,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活几年了。趁着活着时候,好好孝敬,我最烦活着不孝,死了乱叫。”妈妈笑了,应该是很温馨的笑吧。在腊月里,很多人家,只为看望爹妈,都会斗气,甚至打得头破血流。爸爸接着说:“他姥爷姥姥不容易呀,没少吃了苦,趁着没病没痞儿时候,就该让他们老两口吃点好的,咱这做闺女女婿的,心里也感觉踏实。”爸爸在这一点能宾住妈妈了,他们之间因为琐事,发生口水战,爸爸便拿这事说事,一提这事妈妈的便烟消云散,满脸春光灿烂。
腊月二十过后,爸爸便张罗回老家上坟。老家离我们不算远,也就是十多里地。老家那边有很多人家需要走动,借着给祖宗上坟时候,顺便也就一一看望。有年,都过了腊月二十六,爸爸还没倒出时间回老家,爷爷急了一早晨就拄着拐杖,前来对我爸爸兴师问罪,拐杖戳在砖地上咚咚作响:“你一天到晚,都忙啥呢?你再忙也不能忘了祖宗呀,你到底咋想的。死人和活人一样,他们提前也得买点年货,手里没钱拿啥买。”爸爸绝对拥护爷爷的领导,赶紧赔笑,说:“今天我把手头的事儿办完了,明天我保证去。”爷爷看了看我,又在下圣旨:“从今往后,也得让孩子跟着你回老家上坟。让孩子从小就明白,盐从那咸,醋打那酸,咱们这支子人,从那地方搬过来的。”爸爸不敢违背父命,第二天便拿上点心、白酒、香纸,领着我回老家上坟祭祖。爸爸先在二爷爷家落脚,中午在这里吃饭,给他家双份东西,四斤点心,四瓶白酒,其他人家一律是两斤点心,两瓶白酒。我跟着爸爸一家一户串,第一户是大爷家,大爷年年腊月犯气管炎,把屁股撅老高,头趴在炕沿上,咔咔不断咳嗽,大娘用手给他捶背,地上一片黏痰。进屋足有十多分钟,大爷才缓过这口气,大声说:“我这是哪辈子缺大德了,年年冬天活遭罪,还不如一口气不来,彻底咽下这口气,也就享福了。”爸爸抓住大爷的手,说:“大哥,你这点小毛病,小蚂蚁掉眼泪,那算啥。好好养病,别整天心思哪些没用的,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给儿孙置马牛。”大爷看着我笑了:“这小子,赶上给庄稼描化肥了,蹭蹭往上长,都长这么高了,岁月催人老,不服不行呀。”大娘早就有所准备,从漆黑的榆木柜里展开一个小手绢,给我十张嘎嘎新的贰角钱。我不要,从屋里躲到外屋,爸爸冲我笑了:“你大娘给你压岁钱,赶紧装兜里,千万别整丢了。”爸爸还领着我去三大爷家、五爷爷家、河北沿儿的舅老爷家。见面先都说一些闲话,今年年景啥样,一亩地打多少粮食,年货办啥样了。
我们返回二爷爷家,二爷爷让我小老叔同我们一起去上坟。爸爸晃晃脑袋,说啥不用,自家的坟地,就是闭着眼都能找到。我跟爸爸上坟,爸爸上坟挺讲究的,一个坟用木棍画一个圆圈,他双膝跪在坟门前,见我正在看几只麻雀在草丛里啄食草籽,他喊着我小名,让我赶紧跪下,我假装没听见。爸爸一把手把我扯过来,大声命令:“赶紧给你老太爷老太太磕头。”我被动的跪在那,爸爸先烧香,并叨咕话,好像在跟祖宗们汇报工作,家里人都挺好的,不再吃返销粮,过年还杀了一口肥猪,最后还得求求祖宗们,在地下好好保佑家里大人孩子身体硬棒,不闹病没有灾,要发大财等等。叨咕玩这些套话之后烧纸,纸着没了爸爸还用脚反反复复用木棍翻几个个,确认没有火星之后,才放心大胆往回走。在路上,我拉着爸爸的手说:“爸,过年我再也不跟你上坟。”爸爸冷着脸问:“为啥?”童言无忌,脱口而出:“我到我大爷家,没用磕头,大娘还给我嘎嘎新的毛票。我在祖宗坟前跪了那么长时间,一分钱也没得到。”爸爸抡起巴掌要打我嘴巴子,却没落下来,非常严肃地说:“你这孩子,说话冒傻气,竟说一些,不靠谱的疯话。”我长了记性,给祖宗上坟,必须跪着,必须念念有词,不得说闲话怪话,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对埋入地下的祖宗,要郑重其事进行膜拜。
过了小年之后,我揣着兜里的嘎嘎新的毛票,到商店买小爆竹,没事的时候就放。小爆竹的药捻子长,我总是在玩伴跟前耍酷,手里捏着小爆竹,让嗤嗤燃烧的药捻子烧几秒钟,然后扔到半空中,小爆竹在空中发出震耳的响声。很多玩伴,都伸出大拇指,对我的壮举点赞。我也有马失前蹄的经历,有一种小白爆竹,药捻子长,却性子急,无知无畏,点着药捻子,还没等我扔出去,就在我手里爆炸,手心漆黑,手心肿得好像一个大馒头。吃饭时手都攥不住筷子,爸爸看了之后,大发雷霆:“前后院这些孩子,就你英雄,就你好充大尾巴狼。我看炸得轻,咋不把你手丫子咋掉了,当一辈子瘸爪子。瘸爪子,那个大闺女肯跟着你,让你打一辈子光棍。”爸爸还想继续说,被妈妈给挡住了:“大腊月的,你少说两句好不好。吃完饭,赶紧领着孩子去公社卫生院好好看看,省得让孩子遭罪。”关键时刻,妈妈给我救驾,免遭爸爸训斥。
大年三十贴对子,这倒是有很多讲究。据说,前些年我们这里文化人少,贴对子整出很多笑话。据说,村里的冯二先生,给宋老汉使坏,让宋老汉把“肥猪满圈”当成“抬头见喜”贴在里屋,大年初一,来拜年的人看了对联,都在笑,宋老汉感觉莫名其妙。最后,还是他侄子道破了天机,把宋老汉羞得一个月都没咋出屋。他用烟袋锅砸着桌子,对儿子宋大壮说:“壮儿,你要长心要好好念书,咱可不能再让人欺负了。”据说,在文革中宋老汉给冯二先生下了绊子,在他家的尿盆子里捞出一张主席像,冯二先生成了批斗典型,最后自绝于人民,吊死在后山那片松树林里。宋大壮这家伙争气,考上了中师,就职于县教育局,彻底改写了宋家全部是文盲的历史。
爸爸不识字,贴对子却蛮认真的,找人写对子时,就注明了那是大门对,那是二门对……有年,贴着贴着对子,发现少一张水井对子。爸爸抓瞎了,埋怨写对子的人,一点不负责,过了年要扣他三天工。我对爸爸说,我用剩下的红纸写,没墨汁就用蓝钢笔水代替。爸爸瞪大眼睛,呜呜喳喳训斥我:“你一个小屁孩,能写对子,你别上坟烧报纸忽悠鬼了。”我把我的想法说出来,爸爸阴转晴脸上挂满了笑容。爸爸到生产队拿七八张复写纸,我从三叔家找来井泉似海的对子,用铅笔描了一遍,棉花蘸着墨水,一点点涂,半个点那张对联就有模有样的涂了出来。拜年的时候,都说我家水井旁的对联挺显眼,蓝字看着挺好的。爸爸瞅着我笑了,吃饭的时候,在妈妈跟前破例表扬了我:“咱儿子书没白念,比我脑瓜好使。”
……
物质的丰富,购物的便捷,正在一点点侵蚀着腊月在人们心中的热闹和红火。如今,给祖宗上坟用的纸钱,都有商家给印制的中规中矩,精美的跟真钱媲美。上集卖粮食,扯花布,做衣服,早就过时了。现在的商业街、步行街,到处都是,谁还点灯熬夜做衣服,花几百元买衣服,对庄稼人来说,也不是太困难的事。城乡手写对子的人,越来越少,腊月底大街小巷,铺天盖地,都是印制精美的对联。看看现在,回想过去,于是便把童年的腊月印象最深的东西写出来,让大家共同乐乐。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