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草沟门,我掀起你的红盖头(梅花君子)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梅花君子
帖子: 841
注册时间: 周日 7月 25, 2010 7:06 am

RE:【报告文学】草沟门,我掀起你的红盖头(梅花君子)

帖子 梅花君子 »

各位老师,这是我参加“十个全覆盖”赤峰市作家采风写的一篇报告文学,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以便进行二次修改。
梅花君子
帖子: 841
注册时间: 周日 7月 25, 2010 7:06 am

【报告文学】草沟门,我掀起你的红盖头(梅花君子)

帖子 梅花君子 »

























【报告文学】草沟门,我掀起你的红盖头



文章:梅花君子/编辑:叶的奉献





1、草沟门,我梦中的新娘

今年春天,宁城县委农工部刘凤清副部长要我陪着赤峰电视台记者去存金沟乡草沟门转转,或许能激发灵感顺便写写那里的新变化。以前我在塞飞亚集团工作的时候,去那里赶过份子,在我的印象里从格日勒图到草沟门至少有20多公里,村子夹在群山之间,道路九曲十八弯,举步踏石,沟壑纵横,是憋死牛的孬地方。他从橱柜里拿出草沟门的照片让我看,从照片上看,草沟门已经新楼耸立,时尚气派。他眉飞色舞地说,草沟门92户人家400多口人都住进了小洋楼,做饭不用猫腰撅腚烧柴禾,满屋烟雾,呛得又是鼻涕又是眼泪,只要轻轻一拧煤气灶,那火苗就呼呼地蹿了起来,非常轻松地就把饭做熟了;喝水不再肩扛扁担,挑着水桶上坡下沿跑三四里到山泉中挑水,轻轻一拧水龙头,那水就哗哗的流到水盆里,要多方便就有多方便。
我脑海里画出一个大大的问号,这能是真的吗?如果不是真的,刘风清副部长能把市电视台哄嚷去拍片吗?
孤乡僻壤的草沟门,贫穷落后的草沟门,如今能将散落山坳里三三两两的人家整体搬迁,让他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那是可望不可及的梦幻呀,我知道草沟门不像北京的窦店、韩河村有着强大的集体经济做支撑;草沟门也没有山东寿光三元朱、栖霞口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依靠强大的产业为新农村建设补足了血液……今天的农民,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涉及到土地流转、产权置换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敏感问题,稍有不慎,就会激化矛盾,形成热点事件。再者,守土在家的农民,真要是都搬进楼房,农具怎么管理?牲畜该咋养?取暖咋办?收入上不去,又该咋办?这一连串的疑问,在让我对草沟门产生浓烈兴趣的同时,心中也充满了比阴云还厚重的忧患。假如说,没有详细稳妥的科学规划,没有全面可行的安置方案,没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农民增收缺乏持续动力,草沟门人就算住进了楼房,那又该如何呢?
顾虑和好奇,让我对草沟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要跟着刘凤清副部长到草沟门好好转转,看看那里究竟是个啥情况。我们在整装待发之际,赤峰方面打来电话,说因为下雨,路不好走,改日再来……
这之后,我对草沟门特别的关心,电视、报纸、网络、QQ、微信,凡是有关草沟门的消息,我总是要好好看看,有时候还反反复复地琢磨。草沟门,我还没去,就已经对你产生了浓厚兴趣。
今年10月25日,宁城县委信息中心王建老师给我打电话,有机会不妨一起到草沟门转转,那地方太好了,你或许能写一篇不错的东西。我答应他,忙完手头工作就一同前往,在准备成行的时候,因一场飘飘扬扬的大雪,我和草沟门美丽之约再一次落空。
今年11月8日大雪,闲来无事,临窗看雪。刘凤清副部长打来电话,赤峰市委农工部组织作家采风团把我列入其中,我兴奋地一下子蹦了起来,我要抓住这次机会一定要到草沟门好好看看,到处走一走,转一转,瞧一瞧,欣赏你的美,端详你的容颜,千万次的追问,你愁眉不展的昨天,喜笑颜开的今天,无限美好的明天......

2、草沟门,我来了


草沟门我来了。
天气很好,积雪融化,新修的乡村公路好像一条漂亮的黑飘带,在群山密林间柔软地环绕。沿途的村落,焕然一新,就好像一个出门看热闹的大姑娘,梳洗打扮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每户门前都铺上了水泥路,石墙顺势蜿蜒曲折,青瓦墙头帽好像一条青龙在爬行,形成一道特别抢眼的景观。没想到,实施“十个全覆盖”以来,乡村变化真大呀。在我的记忆里,响晴白日经常狂风呼啸,浊黄色的风沙会眯住眼睛,头发上、衣服上都落满黄沙黑土,成了名副其实的“土驴子”;要是赶上下雨下雪,行走在泥土路上,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走起路来脚挂泥,步行人倒还好说,司机最怕走这样的泥土路,车轮在泥窝窝里嗡嗡干纺线,一误车就耽误一个多小时,实在没办法还得步行到村里找人帮忙,低三下四,上烟上炮,吃尽了苦头;无风无土无泥泞的在乡间土路开车都得小心翼翼,说不定哪个路段,被雨水冲击的凹凹凸凸,赶在大深坑来不及刹车,咔嚓一声就会把车底盘挂碎。如今呀,路宽了,道平了,跑起车来不颠了......
草沟门呀,经过差不多将近一年的相思和煎熬,我终于看到了你。看见一排耸立的新村楼房群,感到特别的兴奋。天呀,这里的人们太伟大了,竟然在闭塞的深山里,建成了漂亮的农民住宅楼;建起了宏伟大气的村部办公楼;最吸引眼球的就是这个村,匠心独运,精心打造的水系游园,古色古香的廊道,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清亮潺潺的流水,精致的小桥,充满了浓厚的江南水乡的情调。我们这些山外来客,都被这世外桃源的美景所惊叹痴迷。村里的姚书记告诉我们,假如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来这里,山清水秀,鲜花朵朵,整个村子里都飘满了香气。姚书记这么说,我一百个信,从格日勒图一路走来,我看见欢快的坤头河波浪清澈,透过车窗瞅见一个老者蹲在河边双手捧河水喝。这里植被盖度好,水土保持好,蓝天白云,惠风和畅,我闭上眼睛,就能想象出草沟门的春天要多么美就有多么美。同行的王晖老师看了这里以后,兴奋地跟姚书记说“等到退休那天,就搬到这里养老。”你们说说,草沟门的魅力究竟该有多大!
我们进村的时候,正赶上有一户人家儿子订婚,在楼下支起帐篷,邻邻居居亲朋好友都前来助忙,劈柴的切菜的刷碗的,有说有笑,好不热闹。我跟男主人开玩笑“中午我们这伙子人,就在你们家入伙了。”男主人憨憨地笑着,不知咋说好,助忙的邻居们抢着替这个憨厚的汉子留客“你们来吧白吃,不用你们随份子。”人们发出朗朗的欢笑,那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呀。姚书记告诉我们,这家人呀以前住在山旮旯里,土坯房都露天了,下雨下雪,就得用洗脸盆接水,满院子不是羊粪、就是猪屎、马尿,臭气刺鼻。小伙子不错,在外面好不容易了才搞一个对象,在看门户的时候姑娘一看这个样子,鼻子一拧拧,挺好的一桩婚事,就这样泡汤了......如今搬到楼房里,外面的金凤凰就忽闪着翅膀飞过来了。
我在看到草沟门靓丽的表象的同时,盘旋在我脑海里的忧患并没有消退,似乎还越来越强烈。我就是想知道,农民搬进楼房,跑步进入小康。那么家里面养的牲畜怎么处理,住楼房水暖电费油盐酱醋杂七杂八合计在一起,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如果没有足够的收入,那问题可就大了.......姚书记看出我的顾虑,他对我们说,大能人李校臣马上就过来,让他给你们好好唠唠,你们就明白草沟门日子为啥过得这么好了。

3、草沟门,被爱温润


我见到了李校臣让我感到很惊讶,他才四十多岁,远远超乎我的想象。我带着满脑子的好奇和疑问,试图从他身上找到草沟门村改天换地的发展密码。随着访谈的深入,我被他炙热的乡土情怀所感染,我的各种顾虑也跟随着他的那些宏伟的设想而冰融雪化——
我听着李校臣的讲述,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画面。青涩年少的他,在放学的路上割草捋树叶,起早贪黑的喂他的那些兔子,一年下来竟然赚了130多元,四邻八舍的都夸他“老三是过日子人,将来肯定能成气候”。他初中毕业后,就满怀壮志走南闯北地做买卖,倒腾过萤石,开过烧锅,干过铁矿,捣鼓过萤石,只要不犯法,能赚钱,他都敢干......他办事麻利不婆婆妈妈,做人光明正大,不藏着背着,不耍小聪明算计人;他重情重义,说话算数,无论是周围的父老乡亲还是业界同行,不直接叫“李校臣”而是喊他“老三”,他总是立马应声;他也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都亲热地喊他“三哥”......他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天独厚的优势,他的产业好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如今他组建了和顺集团公司,涉及矿业开发、环保工程施工、新型种养殖等多个领域.....产业越做越大,企业的利润也在翻着跟头往上蹿。
李校臣跟我说,他虽然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随着父母离开了草沟门。可是他对草沟门的感情太深了——在青山绿水的草沟门,每一条曲折的山间小路,每一条哗哗流淌的溪流,每一个山湾,都洒满了他的记忆。曾经年少的李校臣被推为头领,在炎炎夏日领着小伙伴下坤头河憋坝洗澡;在曲曲弯弯的林间小路,一起摔跤、掰腕子、撞拐,那童真的欢笑融进了温暖的阳光,飘落在花花草草上。如今呀,他手里有钱了,成为草沟门父老乡亲眼里的“大老板”。草沟门的人们,遇到大事小情,都找他倒坎借钱,他从没打过锛儿。他觉得父老乡亲有困难找他,那是对他最大的信任,没拿他当外人。他看到老邻旧居们,满脸愁容,也心酸得要命。草沟门呀草沟门,因为你藏在深山,被时代遗忘,这里的人们住得还是土坯房,人畜同屋,院墙低矮破落,这条沟里面的凤凰都飞出去攀高枝;这里的小伙子,要不出去给人家当养老女婿,或者就守在沟里打光棍.....李校臣横下一条心,要改变这里的面貌,把散落在沟沟叉叉的住户,全部都搬下来,住上楼房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他这样想又要这样做时,草沟门这条沟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让我们搬出山旮旯,住上高楼大厦,这是小孩子在说“冒话”吧?李校臣铁嘴钢牙跟大家伙儿摊牌时,人们信了,他们相信“老三”的人品,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的承诺!
李校臣是干大事的人,他找村里两委班子说出他的所有打算,他找存金沟乡党委书记刘鹤毅,他找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他找县委农工部等等,从村组干部再到县乡领导,都被他这种大爱的精神所感动,都被他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科学化发展模式所深深折服。他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在草沟门新村建设中,打出了别出新意的组合拳,充分用活“生态移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500多万元,李校臣个人无偿捐献资金500多万元。在父老乡亲们眼里,他是咱们的“老三”,自己的“三哥”,凡是在整合土地等过程中,遇到有难解的疙瘩,李校臣一出面,马上就迎刃而解,人们说出了掏心掏肺的话“咱们就听三哥的,他还能给咱们当上,还能让咱们吃亏。”因为他们相信李校臣,到任何时候绝不会把他们给卖了。
李校臣果然没让大家失望,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漂亮的高楼拔地而起,又欣逢“十个全覆盖”助力,配套设施一应跟进。父老乡亲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在鞭炮声中欢天喜地住进了楼房,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现代化生活。这里的人们每家每户都安装了自治区广播电视厅统一配发的户户通直播卫星接收系统;这里的人们把天然山泉接入自来水管道,合上了自流矿泉水,经过宁城县疾控中心水质监测,水质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我随便拧开一个居民家里的水龙头,接了一碗水,喝到嘴里感觉格外的甘甜,比城里的自来水强多了。这里人们,率先实现了人畜分离,在半山腰上建起了一栋栋高标准养殖场,人居环境得到了颠覆性的改变;这里建有一流的卫生室,高标准的幼儿园,还有两家便民连锁超市......
我坐在马札上,跟晒太阳的老少爷们面对面拉呱,谈到他们的生活时,那脸上笑得比花都受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告诉我,她侄媳妇前几年嫌弃她男人窝囊,挣不了一碗饸饹钱,两口子天天斗嘴打架,最后扔下孩子蔫咕叽的跑腿子啦。听说草沟门所有人都住上楼房,农民拿土地入股进禾嘉顺专业合作社,收入比在外打工都挣得多。侄媳妇三番五次托人说和,我侄子还半拉嘴捏上了,磕头作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回来.....老人家说得起劲,我听得也特别开心。在谈到李校臣时,大家伙伸出大拇指“老三呀,就是牛,我们草沟门要是没有他跑前跑后紧张罗,他不从腰包里掏钱,就是驴长犄角,牛打滚,我们都住不起楼房,过不上好日子。”
草沟门,好日子还在后头 藏在深山的草沟门变美了,绿树映高楼,碧水绕青山,凤凰山下,广阔的舞台上,飘荡着铿锵的节拍,大妈们穿着红红绿绿的彩服,挥动着七彩扇子,跳出欢快、幸福、自信、自豪的舞步。
禾嘉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留日归来的干果专家的精心指导下,1200亩平欧榛子林,连年来长势良好,得到了自治区农业厅专家的交口称赞,再过两年就会进入盛果期。到那时候每亩地最少收入1万元,每户最少收入七八万元。在平欧榛子没有效益之前,合作社一亩地一年付给农民300元租金。
草沟门凭借青山绿水,景色优美,得天独厚的优势,精心策划打造融农业观光旅游、生态采摘、杜鹃观赏、农家餐饮多元化于一体的旅游产业.....
这里是李校臣热恋的家乡,为了让这里的人们,都过上好日子,他挽着裤脚,领着乡亲们趟泥下水,拼着命的往前冲。他为了草沟门舍得下力,舍得奉献,一门心思把草沟门带好;他为了草沟门,走南闯北,集合先进的思想,引进先进的产业,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李校臣跟我说,草沟门的乡亲们把功劳都记在我一个人身上,那是错误的,要是没有自治区十个全覆盖的好政策,没有党和政府对草沟门的支持,我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不会扭转草沟门贫困落后的局面。
宁城县存金沟乡党委书记刘鹤毅信心满满地对我说,草沟门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我们党委政府一定要帮助草沟门搞好产业布局,一定要做好各项帮扶工作,让草沟门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村更美,草沟门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草沟门今非昔比,漫山遍野的平欧榛再过两年就到盛果期了,到那个时候,农民的钱包更鼓了,日子更好了。
草沟门旅游的开发,马上就要开锣了。
李校臣计划再征10多亩地,在地势最好的地方,建一座高标准的养老院,把条件差的老人,实行集中供养;他还说,随着集体财力的增强,他还要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养老金,让忙活一辈子的老人,多享几天福。
草沟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钱会越挣越多,幸福指数,也会蹭蹭往上升......
草沟门,我要为你掀起红盖头,让大山外面的人们,都过来欣赏你新娘一般迷人的容颜,让所有的人都陶醉在你最美的风情里。
王 海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报刊发表多篇作品,现在宁城万利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工作。
电话:15048689366 15326863766
邮箱: 15048689366@139.com







欢迎光临文学風家园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