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嫂(庞广龙)审核:清风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ok庞广龙
帖子: 144
注册时间: 周二 4月 29, 2014 6:06 am

RE:桐——嫂(庞广龙)审核:清风  

帖子 ok庞广龙 »

桐嫂,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你是多么的朴实憨厚,心里装的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啊。
ok庞广龙
帖子: 144
注册时间: 周二 4月 29, 2014 6:06 am

桐——嫂(庞广龙)审核:清风  

帖子 ok庞广龙 »





桐 嫂

文:庞广龙 编:清风


【“时代颂歌”散文征文】桐嫂 (散文)
================================================
广西//庞霄云
【注明:这是我投稿参加“时代颂歌”征文散文作品,接到了通知,获得了大赛的散文二等奖。特此转发于此,大家共赏和雅正:】
时光匆匆,去年深秋,我又来到了江桐沟。
一眼望去,令人心醉,满山遍野的桐果树,结满了黑里透红的果实。近看,宛如树枝头上挂着一个个乌黑透亮的罗果灯笼;远看,好象一簌簌点缀在绿叶丛中的颗颗乌金。望着这累累果实,我的心潮激荡,思绪万千。
突然,听见了从村里传来的一阵阵欢声笑语,一位泼辣豪爽而又坚强的山村妇女罗秀莲的形象,便浮现在我的眼前。
江桐沟,原来这一个光棍汉聚集出名的穷山沟。因为穷,那里的大部分小伙子都娶不上老婆,本村的女人和姑娘都不愿嫁给村里的人,都争着往外流。罗秀莲在江桐沟村邻近的村住的,就是在一次修建公路当中,她和江桐沟的一个小伙子相爱的。她的爹妈都极力劝阻她:“你到那里一定要受一辈子穷的,吃一辈子苦的。”罗秀莲却回答说:“这怕什么?事在人为,我们都有一双手,还怕穷怕苦吗?你们看着吧,我们会通过劳动而富起来的。”没法子,爹妈说不过女儿,只好答应了他和她的婚事。
临出嫁那天,爹妈把箱柜等嫁妆陪送给她,她全都不要,单单带去的是一百几十斤重的桐果树苗和一些柑橘树苗。她就和自己的丈夫一起在房前屋后全都种上了那些树苗,然后,又到山沟里种上了近十亩的桐果树,没过几年就得益了。于是,村里的人们都叫她为“桐嫂”。取代了她的原名。也跟她在山里都种上了桐果来。这样,穷了的江桐沟就成了一个逐渐富足起来的富足沟了。整个山村内外都长满了桐果树,村里的小伙子们都自然地再也不愁找不到对象了;由此,大家都非常感激桐嫂,选她当上了队长。
我,原来是在乡供销社收购站工作的。每到秋后,都要下到各村去了解情况的。经常和桐嫂打交道。看到这过去的穷山沟如今变得这样火红欢腾的时候,心里由衷地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可是,十年动乱期间,一次,我到江桐村看看情况,满山满沟的桐、果树全都被砍倒了,都变成一块块梯田。桐嫂房前屋后的果树,山地里的桐树林也难免幸事,而且她还被挂着黑牌子游村作为黑典型呢。那天,桐嫂刚放下脖子上的牌子,她看见自己的男人蹲在一棵桐果树的面前独自流泪。她就朝男人瞪了一眼说:“哭什么?有什么值得嘛?只要留得青山在,就怕没柴烧……我相信这种做法是不会长久的。”
七八年一晃就过去了。我由于调到了县里工作,一直没到过江桐沟去看看。这次领导让我下到乡里去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就这样,我就顺便来到了收购模范村之一的江桐沟。一踏进村里,真没想到,这里的桐、果树又长起来了,比原来的样子更加迷人丰茂,景色浪漫丰满,使我感叹不已。
桐嫂住在沟的当间,原来的三间泥墙茅屋已经变成了一排五开间的青砖大瓦房,院子里鸡猪鸭鹅吵吵嚷嚷的。热闹非凡。柑橘树上挂满了大小不同的果子,摇曳多姿。这时,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爬上柑橘树上去摘果子,我边顺便问道:“小朋友,桐嫂就在这里住吧?”
小男孩立即跳下果树,把一小箩筐的柑橘倒放到旁边的大箩筐里去,歪着头打量着我一会儿,就朝里屋大声地喊道:“妈妈,有位叔叔找你哪。”
“哎哟哟,是老方呀,好久不见你来了,真是大稀客哪。怪不得今天一大清早有只喜鹊就落在门口的的树上喳喳地叫那。”桐嫂从屋里迎了出来,一边用围裙擦了擦手,一边关切地笑着说道。她说完,把我让进屋里坐到茶几旁边。我一边剥着柑橘皮一边打量屋子里的摆设:三扇门的大立柜,高低柜全是新的,还有收录机,缝纫机,电视机和自行车呢。
我感叹地笑着说:“桐嫂,真没想到哪,这些年来,你这里变化真的这么大哪。”
她望着我答道:“这不是托三中全会的福才有这样大的变化哪。”
“你还当队长吗?”我就问道。
“哎呀,简直是拉牛上架,大伙硬要把我推向来当。说实在的只要大伙信得过,我就得尽自己的能力来一道想好走致富之路。”
“是呀,有你这样的老队长来领头,江桐村还有啥可愁的呢?!”……
在闲谈之中,我便向她问起了这里的桐果,柑橘销售的情况。她喜悦地向我介绍了起来说:自实行责任制包干到户以来,村里的每年桐果,柑橘都获得了大丰收,超额完成了各种任务。估计今年全村能向国家交售四至五万斤以上的桐果和三万斤多斤的柑橘产量呢。还有其他农作物等,收入可观哪。大家还准备大力扩大种植桐林和柑橘等经济林的面积呢,力争做到靠山吃山,大种大养。最后她还告诉我,今天是集日,村里的人都上街去赶集了,顺便将房前屋后的柑橘和桐果等农作物拿去卖了。
我跟着桐嫂母子俩挑着担子朝集子上走去。走到集市旁,桐嫂却不进去,担着担子向供销社收购部走去,我不解地问道:“桐嫂,自家产的可以拿到自由市场去出售嘛,那里的价格比收购站的高哪,可以增加一些……”桐嫂向后边的一努嘴说:“你看,大伙都把自己的东西拿到这里来了,因为这里有保证。我们丰收了,日子好起来了,手头不那么紧了,这就更要想到国家,想到集体才行哪,没有党和国家和集体,这些日子怎么能够挣得来的呀。”
我,望着桐嫂那通红的脸庞,和排着长队的乡亲们,心灵非常的激动,不由地点了点头。
这时,我想起了她说过的一句话:“每一个人富裕了决不能忘记党和国家哪……”
桐嫂,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你是多么的朴实憨厚,心里装的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啊。



http://bbs.duxiu.com/upfile/file/2012/5 ... 7d413e.swf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回复